這幾天 在思索一個問題

國中的那群死黨

現在過得好嗎?

好久沒看到他們了




快要21歲了 真的很快

還記得去年生日是怎麼過的

只是今年 那個在我生日陪我喝酒的人

已經不在這所學校了

但是我仍是祝福他 因為他選擇了自己的路

這當然值得祝福

能夠活得自在 最好




前些日子的夜裡 與大姊頭聊天

想想 高中以來

所有的人際關係 與 團體

總是虛幻不實 背叛與利用

能夠交心的 總是寥寥無幾

檢討自己的同時 我也開始思索 團體的定義是甚麼?

這是一個很抽象 也很實際的名詞

整個家庭 也算是一個團體

校園 也是 系所也是

寢室 也是

但對我來說 人際交往的親密程度

比較屬於我在意的"團體"定義

也因此 我試著去找出 我的團體歸屬感

這似乎有那麼一點難度

因為我赫然發覺 似乎沒有自己棲身的場所?




隨著社會化的歷程 踏入越來越多

慢慢發現 真心的沒有幾個人

就連 所謂的一群好朋友們

也有許多只是一種利益交換的聚落

排擠別人 批評別人

拒絕一切團體認同外的事物

在這個團體領域裡的共識 就是他們所思索的世界

可是 這樣是否是價值正確呢?

如果說 所謂的團體意識或者團體歸屬感

只是一種不能容納雜音與獨立思想的東西

那麼 團體歸屬感

不過是一種集體意識的強暴

只是一種 恐怖平衡下的認同與折衝

與不得已中的媚俗

這或許就是社會化後的無奈吧...

成長了 變成大人了

然後 必須為了自身利益與生存考量

然後 必須在一次又一次的爭鬥中確認自己的存在與價值

這些難道就是我們所冀望的?



又走過了一個年頭 但是心裡的感覺卻不曾改變

我必須承認 造就今日的局面 自己有相當的錯誤

可縱然如此 我仍不願流於媚俗的盲從

也許所謂的生存 不過就是

適應這個環境 或是媚俗這個社會

那麼 這樣的生存

是不是可以捨棄?

我想

我仍堅信 記憶中的畫面

會在未來的夢裡呈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sky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