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分也能上大學

這個新聞令人咋舌 但確實發生在台灣的教育上

有時聽起老一輩說 當年的大學是多難考多難考

錄取率是多麼的低 或者聽略為年長一輩的說 大學考起來也沒那麼簡單

但如今呢?



經過了近年來的急速變遷 大學如雨後春筍般四處成立

再加上各種專科院校也極力轉型之下

更有琳瑯滿目的科技大學可供參考

於是造就今日的局面 過多的大學院校 過高的大學錄取率

儼然而成的 就是12年國教延伸成了16年



而另一個大學過多下的弊病 是素質不良的大學將面臨收不到學生的窘境

根據新聞報導 有三所院校 包辦了全國七成的缺額率

這些學校面臨的是 裁撤? 轉型? 併校?

高教司說的輕鬆 大環境的機制會篩選與淘汰這些不良的系所與院校

也呼籲這些有危機的學校們要趕緊擬定永續經營的政策

然而我們不禁想問 請問要等到幾年以後 市場機制才能夠過濾出良好的大專院校?

更不禁想問 少子化的今日與未來 可預見的未來是學生數量整體的短少

那麼數量過多的大專院校 是否每一所都有永續經營的必要?



再者 近年有所謂的假考部隊 目的在於提高總分來消滅某些品質不良的系所

當有記者訪問了那些被點名有危機的系所時

校方卻說不管怎樣一定會撐下去來維護學生的受教權

然而維護受教權的結果 難道是不設門檻的錄取方式嗎?

接受完12年教育後 不管是當年的聯考以至於今日的學測指考

姑且不論這當中的公平性 教育資源 補習因素等等

其目的不都是為了測試出 學生的素質與能力以至於學習成果

那麼我想問的是 一位分數只有個位數的高中畢業生

他真有足夠能力或基礎來應付大學課程嗎?

倘若為了所謂的受教權 而來者不拒 讓上大學成了國教的延伸

那絕不是對學子有益的行為

反倒是有這種行為的學校系所 其冠冕堂皇說法下所掩蓋的居心又為何?

也難怪 有不少院校被人稱呼為"學店"了

而淪落為學店後的院校 又怎能期待有所發揮或改革?




11分 7分這些最低錄取分數不是問題的癥結

大學太多 素質太差 才是最主要的關鍵

倘若能研擬出相關的退場機制 甚至徹底的進行大專院校之間的整合

才可漸漸改善這種亂象 而非聽任所謂的市場機制 緩不濟急

畢竟教育是國家根本 豈容放任弊病叢生或拖延怠慢?

也許 有朝一日

當大學成了7-11般的平易近人時

或許全國性的聯合考試將會出現在大學畢業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sky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