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提升一個國家競爭力的根本方式之一,而世界各國也都將教育視為一個重要課題,我國的憲法中也有規定教育的經費分配額的最低限制,意味著政府縱使再窮,也不可忽視教育這個方面的投資。

然而,近年來,台灣的經濟不景氣,政府的赤字也隨之擴大,許多關於教育上的經費問題一一浮現,在某一期的商業周刊中就曾報導:「80對800的戰爭,政府對孩子的直接投資,只有南韓的1/10。」內容的大意是說:我國小學的教育經費,扣除人事費和徵收土地、蓋校舍的費用之後,用在學生身上的「活錢」,每年只有80美元,相對於南韓同樣計算方式的800美元,就構成了80與800的戰爭。

假如政府無法拿出足夠且有功效的經費來支應一個國家的教育,那麼花了那麼多錢在所謂的「拼經濟」以期待能對整個國家社會有所助益,恐怕是治標不治本。

第二個台灣的教育問題,也跟經濟有關,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點、能夠比別人優秀,於是玲瑯滿目的補習班因應而生,相信許多學生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每天早早的上學,聽了整天的課,考了許多的試,吃完午餐稍事休息後,下午緊湊的課程又告開始,而好不容易放了學,卻又得趕著補習班或者留校課後輔導,當你們在抱怨於這樣的生活時,請注意!你們還是一群幸福的孩子。

目前台灣地區,仍有許多孩童由於家境貧苦,連午餐費都付不出來,更遑論上補習班加強課業了,而這些孩童的受教權也在這個「文憑主義」以及「一綱多本」所引導的「補習風氣」中給無聲無息的剝奪。早年台灣社會,縱使家境貧苦,但只要還有個志學的心,跟著學校的教育方針以及課後的自修複習,總還能夠有番亮眼的成績,有許多當時家境貧困的人就是靠著認真讀書才可以有現在的地位,可見教育對於人民以及社會流動的重要,然而今日的台灣,又是什麼樣子?什麼跟升學扯上邊的東西,必然附帶一個昂貴的金額──相對於貧苦的孩童而言。

當這些孩子無法贏在起跑點,無法在教育上獲得公平的競爭資源時,又怎麼期待教育能帶給他們什麼樣的助益與改善呢?於是造就了一種現象,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在現在的教育大環境下,一種隱形的貧富差距正在擴大,我們可以不正視這個問題嗎?

第三個問題是,大環境的教育失敗。在一綱多本的今天,一個科目,看一本教科書不夠,必須看個兩三本以上,最好是所有出版社都能看完,這樣還嫌太少,再去補習班加強;學校為了迎合大考趨勢以及家長壓力,也不得不開始調整教學,考試的難度越來越艱深,重複度越來越高,學校也開始推出課後輔導計畫。

大多數的學生,遵循著這樣的軌跡,學習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成績,成績是為了分發,分發之後又是在一次的循環,直到那一張文憑,被這個社會所認證的「文憑」。

然而,我們的孩子在這種學習過程之中,他們是否學到了什麼?是否又決定了什麼?我們無人知曉。試著回想一點自己的求學過程中,有多少的科目,有多少的書是自己喜歡念而去念?有多少的科目是可以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又有多少的求學抉擇是由自己決定的?

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來自於社會的文憑主義,也來自於一些家長,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大人的「教育目的化」。

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有個好一點的出路工作,於是都希望孩子可以多讀一點可以考高分一點,不知不覺,家長從旁敲側擊轉而成了反客為主,在教育與學習這條路上,有許多孩子的決定權都不在自己身上,而在父母,這些孩子搞不懂「這到底是我的人生?還是父母的人生?」

於是,從一開始,許多孩子的學習就是迷惘的。有許多的孩子,若問他:「為什麼要學這個?」「為什麼要認真讀書?」「為什麼要考高分?」答案可說是千篇一律:「因為爸媽說,這樣以後才能有好工作,才能賺很多的錢。」當你問一些學生:「為什麼你不學這個?」他會告訴你:「因為老師不考,因為以後大考用不到。」

當所有的學習目的都在升學以及賺錢上面的時候,我們很難在期待孩子的多元發展,文憑本位的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本應該是我們評量學生重點的「五育」,在無形之中限縮成「智育」,所有的教學、考試、學習的目的都被簡化為「升學」,也難怪產生許多只懂讀書,卻毫無道德、不懂處世的學生了。

還有些孩子根本不喜歡一般高中,他們希望往技職教育發展,這本來應該是好的,然而在目前台灣的環境以及技職教育的失敗之中,技職院校往往就跟「壞孩子」、「不認真唸書」畫上了等號。

在這樣不快樂且失去選擇自由的教育環境之下,我們真讓孩子在教育中成長?還是我們只是在箝制他們的發展,我們只是在塑造他們未來的樣子?這些問題,一直存於我們現在的教育裡,然而,至今仍然有待社會的重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sky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