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學期選修社會學

跟隨著一樣的老師

這位老師 是讓我在這所學校的通識教育中 感覺到有學到一些東西的老師

社會學 基本上不算是個社會學的學生

因為無論你問我什麼鏡中自我? 社會學的想像力? 還有許多理論

我通通一問三不知

妳若問我為什麼還一直選社會學

我想 也許是因為老師的認真 又或許是因為自己其實很熱中於關心社會時事

然而 這樣的自己到底是不適合修社會學這堂課呢?

畢竟我對於理論毫無興趣 我只在乎要怎麼樣解決這些所觀察到的問題

然而沒有社會學基礎的我 提出來的想法或許在專家的眼裡 都是很膚淺的吧?




老師已經出好了期中問題

相當的靈活 我也很開心這種出題方式

我不覺得這是一種負擔 反而當做一種思考與挑戰 因為我觀察到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除此之外 看到學弟有些人相當的踴躍於回答發表與思考

我相當的開心 我想老師也是如此吧?

(跟一年級的我們比起來...唉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昏睡課堂上...)

還有 一些老師上課時候的改變 以及一種討論的氛圍是相當好的

我一直認為 什麼學科學問

都應該有一種討論的方式

借由彼此的思考 摩擦與認同之中對於許多學問或者哲理有更深的了解與體會

我不禁想起希臘三哲的時代...(離題)

這種討論的氣氛一有 慢慢的帶動起來

其實大家就會開始去想 慢慢的也比較對於上課有興趣

但前提是...這個討論的議題需要能"跟同學切身感受很深刻並且有教學的作用"才行

否則

雖然切身卻不合教學 也僅是閒聊

合教學卻不切身 也只是空包彈 極少人會有回應的...

但至少 總的來說

現在的社會學上課方式 以及考試模式

讓我有一種學習到什麼的感覺 至少 跟其他學科相比...




再拉回到自己的社會學心態吧

縱然我有很深的觀察 以及很熱情的關心社會

但是 我頂多也只能高談闊論 憤世嫉俗罷了

今天上課的PPT中 那位和平獎得主的話給了我一點啟示...

"不再將世界放在手心來鳥瞰 而是走入其中像蠕蟲一樣的感受與觀察"

當我們高談闊論的時候 我們是否該想想這些理論可否用於改善外面的世界?

我們又要怎麼解釋外面所發生的一切與理論大相違背的事情呢?

那麼 我到底替這世界與社會貢獻了什麼

我如此的憤世嫉俗 憂國憂民 卻也毫無建樹與行動

那麼我也只是說說罷了吧? 氣消了 問題還在 地球還在轉

貧窮 教育 政治 許多的台灣亂象依舊...

憑著我 到底能改善些什麼? 改變些什麼? 我能幫些什麼?

我是一個平庸的大學生 除了高談闊論外我還能做什麼?

因為我才會選擇社會學吧

然而對於其中的死板乏味的理論毫無興趣的我

在毫無專業基礎下

到底該怎麼樣讓自己對於社會問題的擔憂之心 來發起自己改善的力量呢?





我仍迷惘...

但至少我可以感念社會學



我遇到了一個好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sky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