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中心主義

一種以"我"為觀點出發的價值觀

主觀自我中心主義者支持我思故我在的論點

然而客觀者卻反對這樣的論點

對他們來說 我思故我在的兩個"我"

有可能是不同樣的個體 有我思並非會有我在

也就是說兩個我不一定是同一個我




自我中心主義者

在某方面來說被批評為自私的一群

因為他們凡事只顧及自己的利益

但這樣的說法在某方面來說是錯的

自我中心主義者堅信的是從"我"這個個體所感受的世界

也就是從"我"出發 但這卻不代表完全的自私

事實上自我中心主義者也會有利他行為的表現 而非單純的自私自利

只是他們的想法與知覺 皆是由"我"作為中心思想罷了



但在道德上

自我中心主義者被歸類為放蕩不羈的一群人

因為他們所相信的 知識 感覺 甚至是倫理道德價值

都是由他們自己所產生的

也就是說 主宰他們這類價值的將不是社會或他人的看法與集體規範

而是單純的由他們內心所產生的價值

因此 自我中心主義者的價值觀往往會與社會集體意識的價值觀相衝突

也難免被冠上放蕩不羈的頹廢份子




再者 自我中心主義往往表現最強烈的地方在於

幼時自我中心 與 青少年自我中心

前者是由於幼童對於所感官的世界 抱持著一種唯一的信念

他們只能單純的認知他們所感受到的一切 而不能夠去體會別人的想法

後者則是在一種虛擬的觀眾與個人崇拜之中沉溺

簡單來說就是總認為自己受到所有人的目光與評價

並且相信自己的體驗都是最獨一無二的 堅信冒險所帶來的快感與無上勇氣

這兩者皆是很純粹的自我中心主義 他們出發的立場都是由我所構築的基礎

我就是我 我就是世界 真我才是唯一 真我才是價值的信仰




自我中心主義者

所展現出來的自由 往往會被評估為

放浪形骸

然而這世界上何謂自由?

這世界上又有何價值與信仰該去堅持?

難道說康德的"自由即自律"就是最後的結論?

但是康德所講求的 就是一種在自律之名下才始稱自由的自由

對他來說 任何牽涉道德行為的結果並不重要 重要的在於動機

任何違反道德所做的 只是出於想做而做的 都不算是真正的自由

因為道德是我們的中心思想 是我們所制定的

但是我不懂的是 道德到底是群體規範 還是 各自表述?

違反道德又該由誰來定義? 自由又該由誰來說?

自我中心主義認為道德也是由真我所產生的價值 真我才是真自由

那麼康德說行為應該由道德出發 這樣才是真自由 但是他的道德是真我的道德?還是集體的道德?

總之

自我中心主義與康德論

讓我陷入了一種迷網




也許我該繼續把書看完吧~

傷心咖啡店之歌

真有趣

讓我查了一堆艱澀的名詞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eamsky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